close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natsumilin/1211435274.jpg)
楊照 (20080522)
多加了故事,或故事的想像,品牌就不只是品牌,建築不只是建築。
二○○四年,伊東豐雄設計的東京Tod’s旗艦店兼辦公室在表參道開幕,讓日本人覺得跟這個品牌更加親近了。
Tod’s剛進日本時,品牌名字比較長,叫J.P.Tod’s。沒有幾年,J.P.兩個字不見了,只剩下Tod’s。這個變化,還引起了日本流行界不小的騷動,雜誌報導後,許多有禮貌又體貼的日本人跟進,寫信給Tod’s總公司慰問:創辦人J.P.先生過世了嗎?
Tod’s總公司感謝日本大眾的親切詢問,卻從來沒有正面回應過與J.P.先生有關的任何事。他們沒辦法回應。因為根本沒有J.P.Tod這個人,Tod’s這個品牌,也不是姓Tod的人家或家族創設的。這個品牌的老闆是義大利人,出身傳統鞋匠家族,姓的是Della Valle。
那麼Tod’s這個品牌怎麼來的?那是Della Valle翻美國波士頓電話簿找出來的。時值七○年代,義大利品牌開始在美國氾濫,同時日本經濟實力冒出頭來,高級時裝品牌紛紛布局,以東京為下一個主要的市場目標。翻開波士頓電話簿時,Della Valle心中明白自己的目標,他要找一個「不義大利」的名字,最好給人一點跟英國貴族有關的聯想,從而又有點美國味道,更重要的,這名字必須簡單到連日本人都能輕鬆準確地發音,而且輕鬆準確地記得。配合這個名字,Tod’s的品牌標誌上畫了兩隻形象化的獅子,給人更清楚的皇家貴族想像。
事實證明,Della Valle的策略成功了。別人習慣性地販賣義大利時尚工業的地位,Della Valle反其道而行,刻意將自己的義大利身分掩藏起來,提供更大的想像空間,想像品牌背後的故事。義大利的時尚品牌可以有優勢,卻也有其限制,那就是太順理成章了,大家習於接受,就不會多想甚麼。
Tod’s沒有真的去編甚麼故事,他們不曾虛構J.P.Tod是個怎樣的人,有甚麼設計或經營上的豐功偉績,他們也從來沒解釋那兩隻獅子有何典故,他們給的,是故事的暗示。
故事的暗示,鼓勵人家用自己的想像參予感受故事。大部份時候,顧客只是朦朧的覺得自己似乎透過Tod’s與某個人、某個傳奇故事相接,直到她發現:咦,本來叫J.P.Tod’s 的,怎麼少了J.P.?才忍不住去追究那個故事的面貌。
他們追究不出故事,但那也沒關係,現代生活少的本來就不是或真實或捏造的故事,而是一種對於故事的好奇。好奇先於故事存在,是一種準備要相信和自己生活經驗很不一樣的事物的態度,這種態度讓人接近故事,接受故事。有時候,很多時候,故事真正講了,反而就破壞了故事成立的氣氛,世俗功利的現代人,會習慣地反應:「真的嗎?可能有這種是嗎?」或者:「啊,原來只有這樣啊!」
保有故事的好奇想像,比得到故事更重要、也更難得。
伊東豐雄幫Tod’s設計表參道大店時,也給了一個故事。那塊建築基地面對表參道的寬幅較小,正常的作法一定是用全幅的玻璃增加寬幅效果,伊東豐雄卻做出混凝土的框架,再在框架中鑲嵌玻璃。一共鑲嵌了兩百七十塊玻璃,沒有任何兩塊形狀相同,而框架和玻璃組成既抽象又具象的樹枝圖案,呼應表參道上滿種的櫸木,遠遠看,彷彿像是樹影放大投射上了建築表面般。
多加了故事,或故事的想像,品牌就不只是品牌,建築不只是建築,而帶上了伊東豐雄說的「栩栩如生的強大力量」,透顯出「有機質的美麗」。
作者簡介楊照(1963年4月5日─),本名李明駿。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史碩士,研究專長為中國古代思想史、社會人類學。著名的作家、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。現任「新新聞周刊」副社長兼總主筆 。
http://0rz.tw/7b45g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