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報導:陳絳雪 攝影:馮慧薇
http://www.nanyang.com/index.php?ch=164&pg=757&ac=982840(南洋商報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談時評的李明駿,不苟言笑,淡然從容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談寫小說的楊照,眉飛色舞,時而興奮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兩個名字,同一個人,很多身分,他的訪談故事,不知從何著手,不是因為霸氣,他的文人長相和彬彬有禮,根本毫無殺傷力,可能因為他身在傳媒界,所以很容易讓同行在深邃而尖銳的眼光下感到壓力。

又或者,當一個人涉獵太多領域,並能悠遊於不同身分之間,不論拋出什麼問題,都能侃侃而談,像一個能看透所有的清醒旁觀者,找不到破功的罩門,所以讓人覺得無所遁形,因而壓力。

文學之於楊照是根本,但無法支撐生活成本,在台灣,甚至這個世界,除了金庸和倪匡幾個屈指能數的特殊例子,沒幾個人是靠文學發蹟的,所以大部分的文學家總有另外一個身分,比如教授、醫生、工程師、編輯。

“文學是我所愛,也希望人們會記得我是一個寫小說的人,但我也需要一份工作,必須有另外一個可以承擔現實的角色。”

因為生活,所以有了工作,因為社會責任,所以有了時評。想來想去,兩種身分不大連貫,而且有點衝突,當事人卻不以為然,兩種角色還很稱職,時評是工作,文學是興趣,有人以“悠遊”形容這份感性和理性角色平衡的“功力”。

“我是那個時代長大的人,所以不是只為自己而活,還要為家人和社會而活,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,我只是專心並儘量做好自己的本分。”

工作是收入來源,也是社會責任,創作則是興趣,也是動力和意義。

 

寫小說是自我休息與充電

“工作時會遇到很多厭煩的事,會覺得疲憊、倦怠,寫小說是我處理倦怠的方式,那不是一種壓力,而是自我休息,是充電。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偶爾,他開會開到厭煩時,就會告訴自己“再忍一下下,就可以寫小說了”。可是,工作之後身心俱疲,腦袋怎麼還能靈光地繼續運作?

“創作不是回到家才開始的,它已經成了一種習慣,甚至是自然反應,即使在工作,腦子裡也會構思接下來的情節,'想'的過程就會讓人快樂,會覺得生活有意義。”

他每一天都寫小說,無一日間斷,即使只有200、300字,也覺得滿足;他寫散文,寫詩,寫得最多的還是小說。在1997年的某個下午,他“發願”要為20世紀的台灣寫100篇小說,從1901年至2000年,每個年份一篇,用歷史研究與虛構想像,寫100篇關於台灣的故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說是“發願”,因為像虔誠的信徒,說到做到,付諸行動,文字是他的信仰。

 

還原被刪除的複雜部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從2002年開始到現在,這項浩大工程已進行了7年,寫了42篇,也就是42個年份,將近半個世紀,字數已有26萬之多!其中一篇關於1966年的,近乎“欲罷不能”,寫了15萬字,寫成了長篇小說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有此堅持,因為受的是歷史訓練,也做過台灣的歷史研究,過程中反复思考,20世紀的台灣,走過那麼多的憂患,發生了那麼多事,100年,等於3萬5600天,但歷史的記載卻是很表面,很抽象,很荒蕪,留下七散八落的空白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“很多人的經歷,很多複雜的東西,統統都不見了。”寫小說,就是想盡力彌補這些巨大落差,填補空白,挖開表面的荒蕪,測探底層的複雜,他認為小說存在的根本理由,就是要還原被刪除的複雜部分,不是簡化。

他在2006年出版的小說《背過身的瞬間》自序中有段文字:在一切似乎都無可回頭地走向簡化,走向輕薄的時代,我相信,我更加相信,只有厚重與復雜中,藏著我們文明的救贖。或許有一天,有人會通過我的小說,看到不一樣的、荒蕪之外的台灣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樂觀看台灣政治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不論走到哪裡,訪問話題總離不開政治時事,彷彿成了傳媒之間的默契,或者說是一種習慣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不免俗地問:“外人看來,現在的台灣只能以一個'亂'字形容,現任總統馬英九的路,到底能走多久、多遠?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他“澄清”說:“台灣看起來很亂,但其實不亂,也許陷入煩躁,但不危險,因為台灣社會已有深度的默契,大家都很很清楚遊戲規則和底線,也都自動配合。 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“比如現在的街頭請願,和1990年代的已大不同,群眾、媒體和維持治安的指揮官都會站在自己的'位子',也很清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,比如群眾情緒過於激動時,指揮官就會出聲要大家坐下冷靜,最怕的是指揮官缺乏經驗。”

 

鏡頭外不超越底線

再來就是印象深刻的國會,他說,大家吵鬧打架,但還是認真議事,他們很清楚要用什麼畫面滿足他們的支持群眾,也知道媒體要什麼樣的畫面,攝影鏡頭前的國會,他們以破格的方式做秀,但鏡頭之外的議會是不受影響,大家都不會去超越底線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楊照所說的台灣社會的深度默契,反映在兩岸關係課題上,彷彿說好似的,大家都避免提起這個話題,甚至有些逃避,整個台灣社會,從政府到人民,就連黨團之間也都避而不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兩岸關係的最後結果,沒有人知道,也無法預言,楊照說,現在兩岸是'順其自然',大家不會刻意去挑起,但也不是什麼都不做,在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來往是自然發展,關係緩和許多,距離拉近了,這是目前最好的方式,因為沒有人可以阻止任何一個國家發展強大,而馬英九有很多時間和空間拉近兩岸關係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馬英九缺乏危機感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“已經成形的表演方式和遊戲規則,以及社會的深度默契,所以馬英九並不危險,只要沒有新的反對力量出現,他就沒有對手,政權不會受影響。馬英九的對手是自己,他的問題在於缺乏危機感,整個大環境也沒有為他製造任何的危機。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民進黨被視為鞏固馬英九政權的機會,也是壓力來源,但如今的問題是台灣民眾已經不相信政治,或是參與政治的人,陳水扁貪污的數額已非關心的焦點,因為人民會乘以倍數的想像。那是一種徹底的否定,任何貪污的,黑暗的,負面的,社會都會直接套到民進黨頭上。

楊照所說的情況,讓人越聽越覺得熟悉,在邁向民主的進程,這樣的不信任和極端化,很多國家的經歷原來都大同小異,不只是台灣,也不是馬來西亞,或是任何一個國家專有的特殊情況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執政的一方必然是被嚴厲審視和批判的一方,尤其是貪污這個罪惡根源,人民永遠無法接受,一旦民脂民膏都被榨乾,就會過度想像,然後仇恨,繼而導致社會分裂,這時,只能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站出來緩和局面,讓人們停止想像政治的污穢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手寫字是財產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楊照熱衷並努力,卻對“發表”這事不甚在意,寫出曠世鉅作,像曹雪芹、張愛玲和金庸那樣,名垂千古,成為不朽經典是很多小說創作者的動力和目標,以復雜看待小說的楊照對自己卻是簡單化:創作是自己的事,出於自己的喜歡,發表不發表,不是重點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文學或時評,都是文字,都是創作,但他只用電腦寫時評,用手寫小說,兩者無法對換,否則就一個字都寫不出來。在這個越來越少人手寫字的年代,他的習慣顯得特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“電腦對我而言有距離感,而且硬性文章的tempo(拍子、速度、動率)沒有起伏,文學創作不論文字、速度和動率變化都很大。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手寫字的感覺如何?(問題有點彆扭,寫字本來就很正常,只是時代讓這個動作變成了罕有。)

“財產感!那完全是我的!”他答得很快,露出興奮的笑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整個訪談,他微笑,但只有這一個是咧開嘴的笑。

 

後記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楊照是學歷史的,卻投身追蹤時事的領域;他最愛是文學,感性而溫文儒雅,但硬邦邦的時評卻又一針見血,深入核心;從他的書看到的他其實和很多人一樣,都在探索生命,也曾對人生感到迷惘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他的個性很簡單,但思考型的談吐卻讓人感覺複雜難懂。初見訪談,留下印象,卻找不到結論——楊照是一個敏感的文人,李明駿是一個敏感的旁觀者,他們的共同特質是“敏感”——擁有敏銳的感官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tsumi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