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照  (20080529)

林肯遇刺後,瑞恩立刻像國會提議幫林肯總統塑像,這個想法很好,可是由十八歲、才剛離開學徒身份的小女生來做,那些國會大議員們怎麼可能答應?

這是美國國會山莊裡的石像,林肯總統的石像。幾百萬人訪客看過這座石像,很多人甚至不必靠近查看底座的銘刻,遠遠看就說:「啊,林肯!」那麼理所當然。美國國會裡有公認美國最偉大總統的雕像,是很理所當然。

因此,很少人會問:「雕像裡林肯手上拿什麼東西?為什麼讓他用這樣的姿態拿這樣的東西?」他手上那一捲東西,有故事的。而且不只一個故事,不只一種說法。

馬克吐溫的說法是:「林肯總統拿著一張餐巾布,表情不悅地想著:為什麼不把它洗乾淨呢?」

馬克吐溫在開玩笑,是的。官方說法應該是:林肯手上拿著「釋奴令」文件,那團看來輕飄飄的紙捲,卻是靠著林肯的決心與毅力,加上五年南北內戰才換來的。那團看來輕飄飄的紙捲,給了美國黑奴自由,決定了他們完全不同的命運。那團看來輕飄飄的紙捲,正是林肯最重要的歷史成就。林肯表情凝重,顯然在思考「釋奴令」的歷史意義。

官方故事聽來很有道理啊,馬克吐溫幹嘛那樣尖刻嘲諷?馬克吐溫針對的,其實不是林肯,也不是「釋奴令」,他是衝著雕像來的,更精確地說,他是衝著那做雕像的作者來的。

這座雕像在林肯遇刺後六年,一八七一年的一月揭幕的,雕刻家瑞恩(Vinnie Ream)只有二十四歲。二十四歲要雕出如此龐大的作品,夠驚人了,但還有更驚人的,這不只是林肯總統的雕像,這是美國國會山莊裡擺置的第一座全身大雕像。美國國會動支了十萬美金的預算,委託製作這座雕像,那整個案子,不是國會議員或政府機構提出來的,而是瑞恩一八六五年林肯身亡後立刻提議的,老天,那時候,瑞恩不是才十八歲?

是的,當時瑞恩是個十八歲的小女生,而且她從來沒有正式學過雕刻。十六歲時,她去參觀雕刻家米爾斯的工坊,看見米爾斯正在用黏土捏塑傑克遜總統銅像的原型,瑞恩脫口而出說:「這我也會!」出於好玩,米爾斯給她一塊黏土,她竟然真的就像模像樣學著捏起來。藉由米爾斯的關係,十八歲之前,瑞恩就有機會幫林肯總統塑半身雕像。

林肯遇刺後,瑞恩立刻像國會提議幫林肯總統塑像,這個想法很好,可是由十八歲、才剛離開學徒身份的小女生來做,那些國會大議員們怎麼可能答應?麻州參議員就明白反對,而且不客氣地諷刺:「乾脆叫她代替葛蘭特將軍帶兵算了!」

然而,參眾兩院都就這個案子慎重其事投了票,而且兩院都通過了!為什麼?憑什麼?

憑瑞恩成功地為自己打造了一個故事,讓這個故事在議員間流傳,將對她最不利的條件轉成議員無法拒絕的理由。

另外一位參議員幫瑞恩爭取經費時,講得最清楚:「這位來自培育出林肯的西部土地的年輕女孩,展現了直覺的天分,她能夠直接忠實地模仿自然,根本無須啃讀埋在墳裡的人或書啊!」

瑞恩的雕刻本事,無法說服馬克吐溫,不過環繞著她浮現出的天才故事,而不是她具體的雕塑成就,說服了美國國會,才留下了瑞恩的作品。





國會山莊的林肯石像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tsumi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